九游会赌场:
目前热卷供需双降,库存逐渐累库。热卷产量周环比降5.4万吨至318.16万吨,热卷表需周环比下降17.59万吨至314.3万吨,热卷库存周环比增3.86万吨至410.45万吨。
供给端方面,热卷利润表现优于其他钢材品种,钢厂倾向维持现有生产节奏,部分还存在铁水从螺纹钢向热卷转移的情况,短期内供应难有明显减量,产量将持续高位。需求端则以季节性回落为核心基调,北方降温压制户外施工及基建需求,汽车、家电等制造业需求缺乏大幅改善支撑,且传统需求旺季临近尾声,整体需求预测逐步回落。供需节奏错配下,若需求如期回落而供给保持高位,库存或将由去转增,呈现小幅累积态势。
11月3日-11月7日,热卷周平均成交量为28864吨,周环比减少9.04%。周末热卷成交一般偏弱,乐从地区热卷价格约3260元/吨,价格环比下降10元/吨。
钢厂动态:据Mysteel热轧板卷全样本调研,热轧板卷上周(10月30日-11月5日)实际合计影响量为3.5(减少量)万吨,本周(11月6日-11月12日)预计合计影响量为3.06(增长量)万吨。
基本面情况:铝基本面来看,铝价绝对高位,对消费抑制明显,下游采购情绪承压,需求走弱,但电解铝到货减少,导致仓库存储下降,支撑铝价。
(1)成交情况:根据Mysteel调研的国内56家电解铜交易企业(含冶炼厂、贸易商、下游加工公司),上周(11.3-11.7)成交量为13.04万吨,周环比(10.27-10.31)成交量为9.53万吨增加3.51万吨,环比增加36.77%。
(2)基本面情况:消费面仍偏弱,本周铜价重心环比上周下移,但铜价仍处于高位,高价抑制下游补库意愿,下游仍是以刚需采购为主,现货成交活跃度有限,当前国内电解铜库存仍高于同期水平。尽管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但传导至消费端尚需时间,叠加处于季节性淡季,短期铜价反弹动力不足,预测震荡偏弱为主。中长期看,需求端增长趋势明确,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正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铜需求激增,同时相关新需求也将进一步拉动铜消费,未来几年铜的供需缺口有望持续扩大。
(1)供应方面,五大钢材品种供应856.74吨,周环比下降18.55万吨,降幅2.1%。五大钢材品种产量周环比均会降低,核心驱动在于,钢厂利润有所收缩,部分钢厂有所检修。库存方面,五大钢材总库存1503.57万吨,周环比降10.19万吨,降幅0.67%。五大品种总库存周环比会降低:厂库周环比下降,降幅大多数来源于螺纹钢贡献。社库周环比下降,降幅同样大多数来源于螺纹钢贡献。消费方面,五大品种周消费量为866.93万吨,降5.4%;其中建材消费环比降7.2%,板材消费环比降0.2%。五大品种表观消费呈现建材板材双降局面,反映出市场需求有所承压的情况。
(2)根据Mysteel调研,目前50%的山西钢厂11-12月计划减产,并在计划减产的钢厂中,67%的钢厂由于年度检修而减产,67%的钢厂减产时间集中在12月,日均铁水总影响量约2.59万吨。
当地时间周四(11月6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关键矿产清单》,在铜、银和铀的加入下,清单更新后的总数增至60种。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2025年关键矿产清单》,清单每三年更新一次,列入的矿物将获政府资金支持和审批便利。最新的清单包含了2022年版本中的全部50种关键矿产,以及新增的10种,分别为硼、铜、铅、冶金煤、磷酸盐、钾盐、铼、硅、银和铀。在最新的清单中,关键矿产数量增至60种,其中包含15种稀土元素。USGS提到,铑、镓、锗、钨、铌、镁、钾肥以及几种稀土元素的供应链风险最高。地质调查局还提到,美国能源部表示支持将冶金煤和铀列入清单。能源部指出,铀对发电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而冶金煤对钢铁生产至关重要,并且预计钢铁产量将持续增长。USGS名单还将决定美国“第232条款”调查涵盖的范围。今年4月时,特朗普下令对所有美国关键矿产进口展开关税调查,这标志着清单中的矿产进口可能面临关税或贸易限制。
海关总署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3.8万吨,9月份进口量为48.5万吨;1-10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累计进口量为445.6万吨,同比下降3.1%。
乘联分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进口汽车36万辆,同比下降32%,由于国内新能源车崛起并走向高端,进口车持续保持下滑趋势。其中9月进口车4.1万辆,同比下滑26%,环比下降10%。进口车在2014年达到143万辆峰值后下行,2024年进口规模持续锐减,全年进口仅有70万辆,同比下降12%。目前2025年1-9月进口汽车36万辆,同比下降速度较快,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
(1)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10月工程机械基本的产品月开工率55%,同比下降10.1%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0月工程机械基本的产品月开工率为55%,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其中:挖掘机55.1%;装载机58.2%;汽车起重机69.7%;履带起重机56.9%;塔式起重机39.9%;压路机42.4%;摊铺机57%;旋挖钻机40.1%;非公路矿用自卸车45.9%;混凝土泵车36.1%;混凝土搅拌车30.9%;叉车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