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赌场:
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水利;给水;排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2.抓斗大范围的使用在现代建筑业。特别地,抓斗主要使用在于工程机械领域中的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抓斗通常包括抓斗座、抓斗壳和刮泥器,其中抓斗壳连接在抓斗座上,刮泥器安装于抓斗壳中,在抓斗工作过程中抓斗壳需要张开和闭合以将岩土抓入并运载到另外的地方将其排出。
3.目前,抓斗中用的刮泥器通常为固定式,即刮泥器固定设置于抓斗座上,为了不影响进入抓斗壳的进土量,以及为了消除岩土反作用力带来的应力集中,一般将刮泥器的中间设置为镂空结构。且仅在抓斗内安装有刮泥器,在对抓斗外壁粘附的泥土及混凝土无法取出,其外部的混凝土影响抓斗成槽机继续作业。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墙抓斗成槽机,以解决上述现存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墙抓斗成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为工型架,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下方与工作平台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还与抓斗传动连接;所述抓斗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安装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固定块顶部安装有激振器;所述激振器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抓斗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内刮泥组件;所述抓斗外周可拆卸安装有外刮泥组件。
6.所述驱动部包括油缸,气缸和油箱;所述油缸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横梁底部四角处;所述油缸通过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机架内侧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底部固定安装有置物台;每一所述油缸内液压柱均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油箱均安装在所述置物台上,且处于所述置物槽内;
7.所述气缸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置于两不同的所述油缸之间;所述气缸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横梁底面,所述气缸底部活塞贯穿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抓斗传动连接。
8.所述置物台靠近所述油缸及气缸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油缸及气缸限位固定。
9.所述工作平台四角处开设有轴孔;任意两轴孔连线中心处开设有镂空槽;所述油缸内液压柱通过连接轴安装在所述轴孔内;所述轴孔的截面半径大于所述连接轴的截面半径;所述气缸活塞贯穿所述镂空槽。
10.所述激振器周壁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l形固定件;所述l形固定架一端螺纹安装在所述激振器周壁,另一端贯穿所述工作平台通过u型插件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11.所述固定块通过两中心对称的销轴安装有两所述抓斗;所述内刮泥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两相对侧壁;所述抓斗顶部通过轴套与所述气缸活塞传动连接。
12.所述内刮泥组件包括内刮泥板,肋板,转杆和转动安装座;所述转动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侧壁;所述转动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转杆;所述转杆上转动安装有两个所述肋板;两所述肋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内刮泥板;所述内刮泥板的外周与所述抓斗内壁抵触;所述内刮泥板外周顶面开设有圆角,底面沿垂直于所述抓斗内壁方向安装有刮刀;所述转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活动端一端抵接在所述内刮泥板底面,另一端抵接在转动安装座底部。
13.所述抓斗内侧壁还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贴近所述抓斗开口处。
14.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激振器产生的冲击力,使抓斗在工作过程中有动态冲击抓力,适应坚硬的岩土层作业;驱动部通过工作平台调整抓斗姿态,进而控制抓斗开闭;通过设置内外刮泥组件,清除抓斗内外泥土,提升抓斗的工作效率。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存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其中,1、机架;2、工作平台;3、抓斗;4、固定块;5、激振器;11、油缸;12、气缸;13、油箱;14、置物台;21、轴孔;22、镂空槽;23、连接轴;51、l形固定件;52、u型插件;41、销轴;42、内刮泥板;43、肋板;44、转杆;45、转动安装座;46、弹簧;47、刮刀;48、限位块;6、外刮泥板;61、加强肋;62、卡接块;31、啮合齿;32、配合齿;33、圆形齿;34、配合台。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墙抓斗成槽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为工型架,机架1底部安装有驱动部;驱动部下方与工作平台2传动连接,驱动部还与抓斗3传动连接;抓斗3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安装在固定块4上,固定块4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固定块4顶部安装有激振器5;激振器5与工作平台2固定连接;固定块4与抓斗3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内刮泥组件;抓斗3外周可拆卸安装有外刮泥组件。
25.驱动部包括油缸11,气缸12和油箱13;油缸11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安装于机架1横梁
底部四角处;油缸11通过油管与油箱13连通;机架1内侧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底部固定安装有置物台14;每一油缸11内液压柱均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油箱13均安装在置物台14上,且处于置物槽内;
26.气缸1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置于两不同的油缸11之间;气缸12顶端固定安装在机架1横梁底面,气缸12底部活塞贯穿工作平台2与抓斗3传动连接。
27.进一步的,驱动部通过油缸11驱动工作平台2调整固定块4的高度,且由于四角均安装有油缸11;可分别控制油缸11调整工作平台的倾斜角度;由于轴孔21内预留有活动空间使得连接轴23在轴孔21内并不可能会产生限位;
28.进一步的,开设镂空槽22一是能减轻工作平台2重量,其更必要的在于配合气缸12活塞单独控制抓斗3开闭。
29.进一步的,油缸11,气缸12顶部均通过铰接座安装在横梁底部,使其可以随工作平台微调位置;且气缸12选用中铰气缸。
30.置物台14靠近油缸11及气缸12的一侧开设有通槽;通槽内通过固定件将油缸11及气缸12限位固定。
31.工作平台2四角处开设有轴孔21;任意两轴孔21连线内;轴孔21的截面半径大于连接轴23的截面半径;气缸12活塞贯穿镂空槽22。
32.激振器5周壁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l形固定件51;l形固定架51一端螺纹安装在激振器5周壁,另一端贯穿工作平台2通过u型插件52与固定块4固定连接。
33.固定块4通过两中心对称的销轴41安装有两抓斗3;内刮泥组固定安装于固定块4两相对侧壁;抓斗3顶部通过轴套与气缸12活塞传动连接。
34.内刮泥组件包括内刮泥板42,肋板43,转杆44和转动安装座45;转动安装座45固定安装于固定块4侧壁;转动安装座45上固定安装有转杆44;转杆44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肋板43;两肋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内刮泥板42;内刮泥板42的外周与抓斗3内壁抵触;内刮泥板42外周顶面开设有圆角,底面沿垂直于抓斗3内壁方向安装有刮刀47;转杆44上还套设有弹簧46;弹簧46活动端一端抵接在内刮泥板42底面,另一端抵接在转动安装座45底部。
35.抓斗3内侧壁还固定安装有限位块48;限位块48贴近抓斗3开口处。
3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u型插件52水平插设在固定块4侧壁,且与l形固定件51底端连接,将激振器5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固定块4,通过固定块作为传导,使抓斗3在工作过程中有动态冲击抓力,适应坚硬的岩土层作业。
3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刮泥板42通过弹簧46形成静态支撑,当抓斗3抓取时,会通过转杆44旋转将内刮泥板42与抓斗3底部贴合;当抓斗3需恢复使,由于弹簧46的作用使刮刀47沿着抓斗3的内壁将泥土刮下,提升工作效率。
38.且相比现有的刮泥设备,由于有些岩土粘性大,现有的刮泥设备无法完全贴壁刮除,仅通过振动效果部分去除。
4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抓斗3开口相对面安装有配合设置的利齿,其具体用于将混凝土内钢筋等硬物搅端;其由外边缘至内侧依次为啮合齿31,配合齿32,配合台34和圆形齿33。
41.进一步的,啮合齿31为全齿,配合齿32为半齿;配合台34置于配合齿32和圆形齿33之间,用于连接缓冲;圆形齿33为半圆结构且其直径小于配合齿32边长。
4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外刮泥组件,包括外刮泥板6,外刮泥板6上安装有加强肋61,加强肋61安装在抓斗3外周壁形成的卡接块62上,便于拆卸;便于抓斗3在工作初期,将外部混凝土及泥土挂掉。
4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抓斗3底部安装有抓齿;两抓斗3的抓齿交错设置。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来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国 李树忱 彭宏 赵世森 郑长洲 刘日成 陈占江 刀剑文 李蓉 王玉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深基坑与深基础工程理论、设计方法与关键实施工程技术 2.地下结构共同工作集约化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