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028-87683822

寇店镇十月份中心工作安排

时间: 2025-01-04 21:16:56 |   作者: 企业文化

  抓产业、拼经济,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发展。一是全力推动伊滨区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前期征迁安置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宅基审核、入户丈量、纠错补漏、交房拆除、户口审核和签署协议,为建设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奠定产业基础;二是迅速推动大谷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及招商工作,完成围挡设置、项目进场,推进厂区道路施工建设,力争12月底主体封顶。

  1.加快项目启动区建设。建园区,育龙头,把园区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产业生态建设;培育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弗莱仕、正大、锦华、东之信、金财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签订企业入驻协议的同时,通过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打造钢制家具产业园的标准和示范。

  2.持续推进新能源配套产业园征迁安置工作,整合镇村两级干部,组成8个工作专班,14个工作组,按照专班施行日例会、周评比、月总结推进机制,全力推进征迁进度。

  3.启动“征迁拆迁攻坚月”,秉持“安全为先、阳光征地、和谐开展”理念,依法推行征地,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推行“一直谈”工作模式,既要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工作,传递压力、形成合力、破解难题,提升工作效率,也要及时解决涉征群众在生产、生活、搬迁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持续推进农业产业体系调整,有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同时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引领作用,全力发展小米、红薯、艾草、中药材、果蔬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谷子、花生、油菜等小杂粮种植,形成以朱窑为核心、辐射周边各社区的谷子种植基地,种植培养面积突破5000亩。以及以干村为中心的艾草种植基地,以马寨为中心的红薯种植基地,以水泉为中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杜寨、常村为中心的果蔬种植基地,以寇店为中心的苗木种植基地,累计调整种植结构2万余亩。

  2.强化秸秆禁烧。一是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还田;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禁烧宣传氛围;三是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防范工作,保证出现火情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及时处置;四是持续组织各社区党员干部对“三边”堆放的秸秆进行及时清运,化解禁烧风险;五是快速推进各社区冬小麦种植速度,确保粮食作物种足种好。

  把集中连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12311”计划,突出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一二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依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

  一是持续推进杨裴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9月上旬完成番茄种植,同时发挥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引领作用,全力发展中药材、果蔬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

  二是进一步推动南美对虾二期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农禾源智慧生态养虾示范基地已成功实现3个大棚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第4个大棚正在建设中,计划于10月底建成投产,年后谋划建设钓虾露营基地。

  三是盘活五龙社区集体荒山资源,引进河南万品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调味品加工工厂,目前已签署合作协议,下一步准备清腾厂房后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明年年初投产使用。调味品加工项目的实施可带动五龙及周边社区的芝麻、花椒、辣椒、绿豆、黄豆等小杂粮种植,解决部分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依托大谷关、客家之源纪念馆、五龙峡景区等文旅资源,利用周边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景区开发、高端民宿、特色餐饮服务一条街等谋划,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好风景”和独特的人文历史“变现”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四是继续推进孙窑电商直播基地项目引流增效,谋划朱窑社区小米产业园项目,目前园区地址已选好,正在协商厂房规划建设等相关事宜。通过开展小米深加工,不断挖掘产品附加值,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

  五是计划投资55万元,对五龙、杨裴屯社区主次干道通过线路入地、架设桥架方式来进行弱电线路改造,逐步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和整体外立面风貌,目前在与一个企业进行洽谈,已进行当地考验查证,正在做预算方案。

  开展软弱涣散村整顿,全方面提升社区“两委”干部素质,多途径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切实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打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基层党组织。

  1.狠抓社区党支部建设,选好后备干部队伍。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针对存在班子战斗力不强、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缺失问题的重点社区,对社区主要干部做调整,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治理,共建平安乡村。聚焦基层基础,抓好“三零”创建工作;落实“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四治并进”;定期开展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防范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3.建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升造血能力。一是组织社区干部到先进社区进行观摩学习,拓宽“两委”干部发展思路,结合各社区资源禀赋和现有条件,做好产业规划,寻求多种灵活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二是支部之间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招商运营出谋划策;三是开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结对,通过“千企兴千村”活动,由企业分包社区,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四是通过“三清两建”收回并盘活部分建设用地用于发展产业,盘活部分流转土地用于发展种植、养殖业,增加集体收入。

上一篇:南阳百里奚公园方案于近期复工

下一篇:汾西县掀起栽树造林热潮 绘就生态绿色画卷